
习近平总书记说“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为加强师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市学校举行《清明祭英烈——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线上主题升旗仪式。
升国旗,奏唱国歌

升校旗,奏唱校歌

我校三位团委和学生会干部从“走近清明”、“缅怀先烈”、“网上祭英烈”三个部分进行演讲。
高二(2)班王钰阳同学从清明节的由来、习俗等娓娓道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有踏青、植树、扫墓、祭祀、插柳、拔河、荡秋千、斗鸡、射柳、蹴鞠、蚕花会等,因各地风俗习惯不同清明节习俗也不尽相同。
高二(4)班的王兆旻同学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为题作国旗下演讲。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成就了今天红旗飘扬的中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坚守信仰、崇尚光荣,是定义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的基本准则。在缅怀中唤醒记忆,在表达中传递真情,青年一代心中的精神火炬就能被点燃。同学们一起缅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因公殉职的医护人员。表达对那些不畏艰险、逆行而上的医务人员、人民军队,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深深的感谢;缅怀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向他们致以最庄严的哀悼。“江南与塞北、三山与五岳,曾经有过的烽火芳菲,贫瘠、痛苦、无奈——这就是我的祖国。和谐、美丽、富强、海纳百川、奋发向上——这,也是我的祖国。”表达对祖国最真挚的热爱。
高二3班季淑筠同学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为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奋斗历程,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事迹和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请学校全体师生参与开展“清明祭英烈 云端敬英雄——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文明祭扫活动。
1. 网上祭英烈,缅怀革命先烈。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是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清明祭英烈,铭记革命先烈,继承先烈遗志,表达崇敬哀思,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新人。呼吁师生通过中华英烈网开展网上祭扫,即日起至4月5日,登录“中华英烈网”(www.chinamartyrs.gov.cn),点击“祭奠英烈”,学习英烈的英雄事迹,以鞠躬、献花等形式表达对英烈的尊敬与哀思;点击“敬献花篮”为英烈留言,向英烈致敬、缅怀烈士。
2. 学习英烈事迹,传承红色记忆。倡导全体师生通过线上学习、云团课、云班课,讲述革命英烈故事、抗疫英雄故事,诵读红色经典、学唱红色歌曲,感悟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向革命英雄致敬。同时,由于现在疫情原因,我们无法如往年一般去烈士陵园祭奠那些英雄们,但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祭祀,撰写追忆文章等足不出户的祭祀方式去追思英烈,寄托哀思。
3. 弘扬新风,文明祭祀。清明之际,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同学们要和家人一起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用更文明、更安全的祭奠方式来表达对先辈的缅怀之情,弘扬庄重、简朴过清明的良好传统。在4月1日至4月5日浦西封控期间严格遵守防疫要求,足不出户,不出行祭祖。自觉遵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详细掌握疫情防控的具体规定,做好自身健康监测、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人员聚集。
清明追古思今,是我们共同的情感表达;推进移风易俗,是时代发展的历史要求;加强疫情防控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中。让我们做文明祭祀的带头人,积极参与网上祭扫英烈活动,向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先烈们致敬。
最后全体师生在线观看安全宣传视频《5个灾难逃生小技巧 》。
灾难来临时稍有犹豫就可能丧失逃生良机,不要慌张,冷静应对,以便给自己争取更多生的机会。在灾难频发的今天,掌握在灾难中自救和互救的技巧对大家的生活很有帮助。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正是先烈们的顽强战斗,无私奉献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将把开拓未来的重担从先烈们的肩上接过,我们将继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坚定目标、奋勇向前,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责任担当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