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学校举行了“双新”推进系列优秀教师示范课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以各组室为单位,每组教师精心准备并参与区级示范课展示。
语文组于海梅老师开设区级公开课《红楼梦》大观园之儒释道思想的文化内涵。此次公开课中,高二(1)班的学生在于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双新”推进下学生自主深度学习的展示活动。借助多媒体为本届学生历时一年半的《红楼梦》深度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本次公开课上,学生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分别展示了《红楼梦》与“道”、“儒”、“佛”、三教合一之间的关系。学生恣肆流畅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对于《红楼梦》评价视角的新颖和深度理解给在座教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后,校领导和教研员对本次示范课进行了评课。杨浦区教研员对这堂学生展示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给出一些建议,为以后的“双新”推进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双新”改革对于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而本次公开课也给了我校语文组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机会,这对提高教师们的整体教学业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数学组孙颖烨老师开设区级公开课《球的体积》。本节课是上教版高三教科书数学第15章第5节几何体的体积中的内容,本课的知识点在课本中虽然只有一个公式,但它所承载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能够充分体现核心素养中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孙老师将这节课设计成了拓展探究型的专题课,来深化高中阶段求几何体体积的一般方法,因为模拟考和高考中均出现过对祖暅原理这个知识点的考察,用专题的形式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

新课标要求提供丰富的实物模型和利用计算机软件呈现空间几何体,帮助学生认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为理解和掌握图形几何性质(证明)提供直观依据。能够运用图形的概念描述图形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结果,并简单应用。孙老师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精心准备了丰富的实物模型,还制作了Geogebra课件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牟合方盖”,她还设计了两个学生实验,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了课程和学习中去,体现了“深度学习”的指导思想。

新课标还提出,教学中也要注意把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将数学的思想、精神、形成和发展融入到课题中,使学生了解相关的数学史,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所以孙老师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了我国古代数学史中关于球的体积的部分,通过带领学生经历这一推导过程,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也让学生明白了要具有质疑精神,但必须有理有据。她还注意引导学生在平时遇到难题时,可以通过猜测—实验—抽象—论证的方式来完成解答,为学生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打下了基础。
这节课获得了教研员和兄弟学校老师们的广泛一致的好评,杨浦区数学教研员浦静莹老师更是用“惊艳”来作为总结评语,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也为深度学习下的课程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方向。
英语组高琳老师开设区级公开课《高三作文讲评课》。高琳老师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发现学生在写作中还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材施教,通过课上展示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理清该类文章的写作结构以及给予学生提高习作连贯性和逻辑性等的方法。这些对于现阶段的高三学生来说是十分有效且实用的。


艺术组江毅老师开设区级公开课:雍容华贵的梅派艺术——京剧《贵妃醉酒》。通过欣赏感受京剧《贵妃醉酒》感受古典美的传统京剧艺术形式,体验京剧的念白和唱腔,能从人物形象和情感出发演绎人物角色。感受梅派艺术的雍容华贵,了解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京剧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对传统京剧作品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和人文素养。同时,学生在其示范引领下,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中华传统艺术美感。因为艺术,让学生感受到了自身的潜力,收获了最难得的人生信心。艺术,有时最能让人感受到彼此的不平等;也是艺术,恰恰有时候将平等又还给了众生。艺术,解开了灵魂的束缚,放飞了成功的梦想。课后,全体观课老师参观了市级创新实验室学校走进京剧 修艺润心。


基于艺术学科在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艺术中有独特作用,是其他人文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美育精神。
最后在艺术教研员颜霄虹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评课活动,老师们对江毅老师的艺术基本功表示赞赏,本节课的亮点是教师能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展教学活动,老师们对本节课也提出了一些中肯建议。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立美育人,我们一直在行动!教育者要敢于攀登,勇于攀登。因为攀登,才能放飞学生的成功之梦。 攀登,放飞学生的成功梦想,我们时刻铭记在心!
自新课标颁布以来,学校各教研组从学习、思考、到探索、实践,都在力争走好双新之路的每一步。全体教师同创共进,努力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切实关注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指引,共同探索核心素养下的育人方式转变,力求将“双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地。
|